網絡時代新聞仍是基本需求。
  各大傳統門戶相繼擁抱移動互聯網的今天,新聞客戶端已經成為網友獲取新聞的最佳途徑。誰能占有移動端最優質的渠道資源和開發出符合用戶閱讀需求的新聞移動端產品,誰就將贏得用戶。
  新聞是談資,是豐富認知的“食材”,也是延展人們視野的有力工具。PC時代,如果沒有新聞,普通人的視野可能只有一兩百米。移動時代,如果沒有新聞,普通人的視野可能只有三五米。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移動時代,人們更加關註自我,碎片化時間更加被移動設備占領,幾乎人人都是手機黨。圍著一張不到兩米寬的桌子吃飯,人們可能只有兩個動作:1、抬頭吃飯。2、低頭玩手機。所以,好東西能不能快到用戶的碗里去,決定了用戶的視野範圍。
  這樣的互聯網移動時代,新聞,依然是基本需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人們囿於對移動設備的依賴和對周圍事物的關心越來越多的靠著移動的路徑去實現,新聞的重要程度反而比PC時代更高。到2013年底,美國有468家在線新聞公司,已經提供了5000個全職崗位。許多互聯網新聞公司,像赫芬頓郵報(網),從傳統媒體(比如《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挖走了大牌記者,還在全世界各地建立分社,提升自己的報道覆蓋能力。
  新聞既然重要,但如何在移動時代贏得用戶呢?優質的內容通過強勢的渠道輸送到用戶面前,進而讓用戶看了都忍不住說兩句互動起來,這才算是移動新聞贏了。
  內容:不再簡單的整合傳統媒體,開始擁有自己的PGC團隊
  在中國,過去的15年,互聯網經歷了從PC轉向移動的時代。搜狐、新浪、網易和騰訊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四大門戶。PC時代,新浪憑藉大而全的超市模式贏得行業地位,其對網絡新聞的內容建設貢獻也成為中國互聯網的標準。從1997年四通利方的利方在線開始,後來一直深耕在新浪的陳彤甚至和曾祥雪出了一本書,書名叫:新浪之道。
  快速、全面、準確、客觀的新浪新聞編輯八字方針,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影響了中國的網絡編輯。可以說從2000到2010年,傳統媒體經歷了被互聯網“第一次壓榨”的階段。報紙、雜誌、電視乃至電臺負責生產內容,除了在自己的媒體平臺輸入,還通過網絡供稿系統,把自己的內容賣給互聯網媒體平臺。當時的四大門戶靠著這些內容,進行“標題黨”式的加工和內容的簡單整合,最常用的呈現手法就是專題:2000年“臺灣大選”,搜狐開始和新浪一樣實行新聞24小時滾動更新,這突破了報紙和雜誌的新聞報道時間局限,完全和電視、電臺站在一條線。
  傳統媒體源源不斷的通過像“新聞集裝箱”的供稿系統把內容輸送給互聯網門戶,人們越來越發現,網上啥內容都有,想看什麼新聞就有什麼新聞;再後來,鳳凰網依托鳳凰衛視,將大量視頻新聞也放到了網上,倒逼了中央電視臺和地方電視臺進一步向互聯網媒體平臺售賣視頻新聞內容。PC時代的互聯網媒體平臺,就靠著大而全的超市新聞模式,贏得了用戶。
  而在這個移動時代,新浪這種大而全的粗放模式正在破產。億萬用戶正在用手機和平板電腦投票:門戶的PC網站,不行了。雖然傳統媒體正在經歷被互聯網媒體“第二次壓榨”的階段,但互聯網媒體的從業人員越來越強烈的感覺到:光是靠傳統媒體的內容已經撐不起來,用戶需要更多更好更新鮮的內容。過去的三四年,社交媒體的興起和移動互聯網的來到,讓用戶從PC遷移到移動端。遷移的過程里,媒體人這才發現原來報道這個世界的能力早已被媒體屬性的個人、小組和一個APP取代,媒體人靠什麼活下去?調查原因、深度剖析、趨勢預測……解釋這個世界還是一座金礦,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還是不可取代的。
  慢慢的,互聯網媒體平臺開始在專業內容生產方面加大投入。
  新浪對新聞的PGC重視不夠,因為其重點放在了微博;網易在微博產品失敗之後,開始提出“網易新聞有態度”的slogan,並且通過網易新聞客戶端除了吸聚傳統媒體還邀請自媒體入駐,也有“每日輕鬆一刻”這樣的優質內容。搜狐引進了一大批傳統媒體的優秀分子充實內容生產和運營團隊,同時打出“搜狐新聞先知道”的理念,邀請大量傳統媒體和自媒體入駐,還全公司強推自媒體平臺的建設,一度推出“神吐槽”、“熱辣評”等品牌欄目。騰訊利用微信這個移動互聯網的強大渠道在微信公眾平臺吸聚大量優質內容,邀請優秀自媒體的公眾號入駐騰訊新聞客戶端,騰訊《大家》也提供了可觀的PGC內容,加上“今日話題”、“新聞哥”、“中國人的一天”、“活著”等等有相當質量的欄目PGC內容,繼續新聞建設。
  除此而外,自媒體興起了,很多自媒體人吃香。嚴格說來,自媒體雖然很早就有,互聯網媒體形態從社區到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公眾平臺最後到各家新聞客戶端搭建的自媒體平臺,整體上他們的專業程度還是不夠純粹,但很多自媒體是媒體人出身,所以專業程度也較高,算是處在及格邊緣上下波動的PGC群體。自媒體生產的內容往往更接地氣,更個性化,更快速的呈現出來,在移動時代他們獲得內容生產上更加清晰的地位和價值。
  互動:社交是剛需,談資要分享
  移動互聯網凶猛襲來,社交媒體讓中國人空前的釋放了話語權,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段子手,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成內容)一下子爆發了,妙語連珠的內容一兩年比中國過去五千年的還多。微博特別是新浪微博,成為了新聞UGC的代表。新浪坐擁微博,把新浪微博這個UGC富礦開采起來,很多新聞都引爆在微博上,甚至成為新聞的源頭,但是很遺憾沒有在新浪新聞里起到很好的作用。
  各家也都對新聞客戶端內容的用戶評論註重起來,這本身就是移動時代主要的UGC。網易跟貼和網易新聞客戶端有機結合起來,坊間一度盛傳用戶說“我不是來看新聞的,我是來看評論的。”當新聞和社交遭遇的時候,新聞如果能夠為用戶的社交行為提供談資或者互動的牽引線,那就會讓新聞在移動時代具備互動的功能。他看到一條有意思的新聞,通過微信分享或者在微博上@給你,然後我們見面的時候,你們倆再跟我談起這個新聞這個事……這就是移動時代的線上到線下完整的社交行為。
  移動時代的新聞服務(包括新聞客戶端),新聞閱讀的交互性特點真的是越來越強。著名的皮尤調查發現,半數的社交媒體訪問者,會給好朋友分享精彩的新聞報道和新聞視頻,並對這些報道和視頻做出評論。另外,7%的美國成年人,曾經把自己拍攝的新聞視頻上傳到社交網絡或是知名新聞網站。
  中國市面上所有的新聞客戶端都開發了分享功能,越來越多的新聞客戶端設立了用戶運營團隊,負責讓用戶活躍起來,產生更多優質的評論。
  搜狐新聞客戶端4.0版就增加了“閱讀圈”,讓登錄用戶形成客戶端內部的互動;而今日頭條類的閱讀APP,可以根據用戶點擊閱讀的內容類型和分享等行為數據,分析用戶對新聞的喜好,大力優化新聞的智能推薦;騰訊除了註重用戶在新聞客戶端上的評論運營之外,也利用騰訊微博引導用戶參與新聞的互動,甚至利用新鮮、有趣、好玩的8秒短視頻讓用戶在騰訊新聞客戶端的活躍度提高。
  媒體基於社交關係的深度挖掘,可以通過更活躍的互動實現新聞的傳播,這也側面反應了當前網民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趨向移動端。
  渠道:目光聚集之處,金錢必將追隨
  騰訊網副總編馬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除了新聞客戶端外,騰訊通過新聞“微信版”和“手機QQ版”中的強關係鏈,實現新聞資訊的傳播,“去重後,我們用戶覆蓋量為6.3億,日活躍用戶數為1.4億。”
  移動時代,事實殘酷就是如此。騰訊依靠手機QQ和微信兩大移動端社交利器,進一步加強了16年培養起來的用戶黏性。本質上,騰訊也就控制了到達用戶的渠道。而相比之下,新浪的移動互聯網戰略依然放在微博客戶端;直到2013年4月26日,新浪把“掌中新浪”更名為“新浪新聞”,才正式加入了移動時代的新聞大戰。
  PC時代,因為切換成本很低,用戶可能會同時訪問多個門戶網站。但在移動時代,由於門戶和其新聞客戶端提供的內容重覆率非常之高,用戶在選擇了一款新聞客戶端之後,通常不會再選擇類似的產品。對於新浪來說,新浪微博也是一個用戶獲取信息的入口。這讓新浪對於單純的新聞客戶端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目前新浪在新聞客戶端的渠道安裝量上明顯落後於騰訊、網易和搜狐。
  網易發力移動端新聞最早。2011年3月,網易的手機新聞客戶端上線。它是四大門戶網站中第一家做出成型的新聞客戶端的。雖然搜狐更早在手機端做過手機早晚報這樣的產品,但跟新聞客戶端產品的形態還不太相同。搜狐意識到網易的移動新聞直接起來之後,2012年迅速切入,將搜狐手機早晚報升級為搜狐新聞客戶端,通過手機廠商預裝,很快擁有了百萬級用戶,到2013年底,搜狐新聞客戶端用戶達到1.85億。除了各家自身PC端和其他換量互推渠道之外,預裝和各種應用商店都付出了越來越高的費用。目光聚集之處,真的是金錢必將追隨。大家燒錢搶渠道的背後,實際上是搶用戶。
  用戶需要新聞,新聞需要在移動時代有效輸出。各大傳統門戶相繼擁抱移動互聯網的今天,新聞客戶端已經成為網友獲取新聞的最佳途徑。個人認為,誰能占有移動端最優質的渠道資源和開發出符合用戶閱讀需求的新聞移動端產品,誰就將贏得最後的勝利,誰將贏得用戶。誰能成為新聞客戶端的新霸主?在2014年或許會有答案。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56ppbq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