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辛明《中國青年報》(2014年10月23日11版)
  如何挑戰貧困,推進共同富裕?
  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湖北省秭歸縣摸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1119”整村推進工作模式:由一名縣委常委或人大、政協主要領導掛帥,一個主要單位牽頭,一家規模企業結對共建,9個縣直單位集中幫扶一個貧困村,一年一輪換。以往扶貧辦的“個人獨奏”變為“多部門合唱”。
  “1119”幫扶模式充分發揮了縣領導的帶頭作用。2011年,9個整村推進村整合資金4200多萬元;2012年,9個整村推進村整合資金5908萬元;2013年,10個整村推進村整合資金7155萬元;2014年,10個整村推進村整合資金8112萬元。資金整合量逐年增長,為貧困村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天鵝村摘掉了“貧困帽子”
  時光迴轉到2011年,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啟動實施。
  如何推動扶貧工作的新局面,秭歸縣扶貧辦創新實施了“1119”幫扶工程,在全縣確定了48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重點幫扶。這些整村推進重點幫扶村,都是經過縣鄉兩級嚴格把關審核推選出來的。各村先向鄉鎮申報,然後由村所在鄉鎮召開會議確定幫扶村,報請縣扶貧辦審核,最後報縣人民政府審定,由一位縣領導掛帥,11個單位共同組成幫扶專班。
  該縣正是通過“1119”這一硬舉措,唱好了整村推進的“重頭戲” 。
  縣委書記劉曉華要求,各幫扶單位要“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不能還是扶貧部門的“個人獨奏”,要做成全縣各部門聯動的“大合唱”,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履行幫扶責任和義務,幫助貧困村和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要致富,就養豬”,近年來在天鵝村成了流行語。天鵝村位於楊林橋鎮的半高山上,過去苦於沒有主導產業,農民增收無門。2011年實施整村推進,因為該村是玉米作物產區,加之地勢相對平坦,容易建豬欄,由此確定將生豬作為主導產業,全村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投入扶貧資金70萬元,扶持480戶發展,其中扶貧對象128戶,覆蓋面占應扶持對象的67.4%。
  秦朝林是一位精明能幹的80後小伙子,前幾年和妻子一起在溫州打工,從事物流業,年收入達10萬元。前年政府鼓勵該村發展生豬養殖業,他們毅然回到家鄉準備大幹一場,第一期投資50萬元建豬欄800平方米,今年又投資30萬元建了豬欄500平方米,同時建設配套的沼氣池1個,水池1個,排污化糞池3個,引進種豬50頭,現存欄300頭,預計今年出欄在500頭以上。
  稅元龍是天鵝村第二村落的居民,家裡主要就靠著3畝多地,種點玉米、油菜,一年收入不足1萬元,根本無法滿足全家4口人的生活需要。考慮到他家的實際情況,村裡將他作為整村推進扶貧對象進行幫扶,指導他發展生豬養殖,補助4000元用於建欄圈,並免費提供4頭種豬。當年,稅元龍出欄生豬37頭,盈利近4萬元,一次性收回了建豬欄的投資。“這個產業是發展對了,如果錯過了整村推進的機會,我就虧大了。”稅元龍邊回憶邊說,“如果沒有‘1119’工程,我現在可能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年掙這麼多錢,那在以前種包穀的時候做夢都不敢想。”
  在養殖大戶的帶動下,像王勇、稅元龍這些貧困戶在政府扶持下紛紛跟進,去年出欄100頭以上的大戶18戶,年收入七八萬元,出欄50頭以上的有50多戶,年收入三四萬元。天鵝村一躍成為全縣第一大生豬養殖專業村。
  天鵝村村支書林文應介紹,以前村裡沒有主導產業,645戶村民增收無門。“‘1119’工程實施期間,村裡把生豬確定為主導產業進行扶持,天鵝村逐漸發展成為全縣第一大生豬養殖村。去年戶均增收6500元,貧困村的‘帽子’摘掉了”。
  一項支柱產業,是一方農民穩定增收的來路。秭歸縣在新一輪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過程中,將產業開發作為核心。當然,培育一個主導產業,是一個艱苦漫長的過程,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貴在持之以恆。2011年全縣9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有5個村選擇的是茶葉產業,兩個村選擇的是柑橘產業,兩個村選擇的是生豬和蜜柚產業。
  近兩年,全縣將80%的財政扶貧資金用在發展產業上。2013年啟動整村推進的9個貧困村,安排產業發展資金高達752萬元,郭家壩鎮羅家坪村將100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全部用於發展茶葉。九畹溪鎮九畹堂村、硯窩台村,泄灘鄉徐家山村、黃家山村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堅持集中連片發展茶葉,建立了農民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2011年以來,全縣通過實施新一輪整村推進,共發展以茶葉、柑橘、核桃為主的經濟林15000畝。
   縣委書記的“親戚”
  家住歸州鎮周家灣村的吳承福和縣委書記劉曉華是新結的“親戚”,他家種了800多棵臍橙,基本都是縣裡正在逐步淘汰的普通羅臍。劉曉華到他家的果園看了以後,建議他進行品改。
  吳承福說,看著別人的新品種掙了錢,他前兩年已經改了100多棵中華紅臍橙,也已掛果,但蓋新房後欠債8萬多元,資金周轉不過來,現在進行品改還差3000元。劉曉華當即表示:“按規定,縣裡精準扶貧專項資金給你補貼2000元,剩下的1000元我個人給你補齊,另外再幫你協調建一個蓄水池,解決灌溉用水,不過田間管理就要你自己下功夫了。”
  “我準備把800棵樹全部改成中華紅。果樹品改三五年進入豐產期,最多5年,我就可以還清所有債務。”吳承福對未來充滿信心。
  在縣裡的交流會上,劉曉華與大家分享了“結窮親、一幫一”的經驗:“多到‘親戚’家走動,多和他們聊天,瞭解他們最迫切的需求;他們缺什麼,我們就扶什麼。這樣,彼此的心就會越來越近,感情也會越來越深。”
  “腳上無泥,手上無力。”秭歸縣扶貧辦為解決貧困戶反映的實情,進行了廣泛調研,問計於老百姓。為落實扶貧到戶、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秭歸縣改過去的“大水漫灌”為“滴灌”,打破平均主義和“一刀切”,實現對貧困戶的精確瞄準、定點清除。後來,試點總結出符合貧困地區實際的差別式扶貧到戶模式,即根據農戶不同的貧困原因,採取不同的扶貧措施;根據農戶不同的貧困程度,實行不同的扶貧標準。
  今年,秭歸縣根據精準扶貧的新要求,在先期調研的基礎上,全縣確定500多戶為精準扶貧對象,要求全縣副科級以上的領導幹部一人幫扶一戶,全縣上下總動員。這些戶由於種種原因目前還比較困難,但只要伸手幫一把就能“站起來”。幫扶幹部登門過問,實地瞭解情況,上門與他們“結窮親、一幫一”,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配套、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在資金和項目上給予傾斜和扶持。這些戶可以享受縣裡2000元的扶貧專項資金補貼,幫扶幹部再拿出一定的扶持資金,將他們反映最強烈、最緊迫、最急需解決的問題落實好,幫助他們理清發展思路,制定家庭脫貧計劃。
  目前,秭歸縣累計投入差別式扶貧資金1100多萬元,實施差別式扶貧到戶項目145個,涉及產業發展、“一建三改”、危房改造等六大類。受益差別式扶貧的農戶達6890戶,且80%以上的農戶有了穩定增收的致富項目。
  “要想富,下山住”
  “要想富,下山住。”在鹽關村,人們都這麼說。
  村裡有一個叫王家坊的自然村落,100多戶人家,散落在半山頂上,過去受制於惡劣的自然條件,村子里非常窮,十里八村都說,“有女莫嫁王家坊”,這裡曾流傳著“窩棚似的房屋多,鬼不上門;吃紅薯度日的人多,賊不上門;男人打光棍的多,女不上門”的民謠。
  在整村推進工作中,該村搶抓政策機遇,通過國家政策扶持和發動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省道秭興路為軸,在半山腰新修公路8公里,並完成了硬化。為從根本上改變高山地區群眾惡劣的生存環境,村“兩委”緊緊抓住扶貧搬遷的機遇,積極引導村民搬遷下山。通過科學論證和統一規劃,確定以條件相對較好的王家坊新修公路沿線為“福平”(福平來源於扶貧的諧音)搬遷居民點。“福平”小區於2006年開始啟動實施,計劃安置搬遷農戶78戶、302人,已搬遷安置68戶、265人。按照標準圖紙建造的68幢樓房一字兒排在公路兩側,掩映在翠綠的橘樹林中,過去荒涼的地方呈現一片新農村景象。
  生存環境惡劣、生產資料匱乏,是貧困戶脫貧的最大障礙。搬遷是解決他們脫貧的根本措施。秭歸縣整合扶貧搬遷、危房改造、生態移民等政策性資金,大幅度提高貧困農戶搬遷建房補助標準。結合整村推進和新農村建設,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則,興建了一批特色鮮明、功能配套、規模適度的“福平”居民小區。目前,秭歸全縣共建成棋盤嶺、朝東觀、堰塘坪等扶貧搬遷居民點27個。
  兩河口鎮堰塘坪村“福平”居民小區是2012年啟動建設的。10月15日,在該村“福平”居民小區前,村民胡興海正在將烘烤後的煙葉進行分類。
  一排排整齊的兩層小洋樓,靜立於胡興海的身後,牆面白凈,室內的地磚也一塵不染。去年,他們一家三口還住在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交通阻塞、信息閉塞,沒有什麼支柱產業,一家人的生活極不便利。現在搬到“福平”小區後,配合村裡整村推進安排發展烤煙,一年能有五六萬元的純收入。
  “這裡居住著30戶118人,都是從高山上搬遷下來的村民。”村支書李德餘在“福平”小區前介紹說,“每戶居民政府扶持1.2萬元,實施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
  近年來,秭歸因地制宜地探索出“能人進鎮,貧因人口下坪的梯次安置模式”、“政府做媒,牽線搭橋的插花安置模式”、“統籌規劃,興建小區的集中安置模式”、“廣泛聯絡,投親靠友的外遷安置模式”,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在全省率先將搬遷扶貧人均補助翻一番,讓這些祖祖輩輩散居在窮山溝里的人下山奔小康。
  6年來,全縣共實施扶貧搬遷、危房改造4978戶,有16878人住進了新居。
  扶貧搬遷不僅幫助貧困老百姓脫離了困境,也搬出了一個個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新農村。
  在集中安置居民點,秭歸縣委縣政府堅持規劃先行,對居民點內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到位。大力實施“一建三改”工程,有效解決農村臟、亂、差的問題,提升農村整體形象。讓農民“建得起、住得下、穩得住、能致富”,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美好幸福家園。
  實踐探索起到了“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居民點農戶配套水沖式衛生間,吃上了自來水,安裝了太陽能、有線電視,扶貧搬遷成為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民生工程,讓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進一步提升,乾群鄰裡關係更加融洽。
  “1119”幫扶模式解決了真扶貧的問題,差別式扶貧解決了扶真貧的問題。扶貧政策瞄準能力的大大提升,使貧困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扶持,讓扶貧的意義體現得更加充分。與此同時,秭歸縣更加註重對貧困戶脫貧能力的提升,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幫助貧困戶增添脫貧信心,增強自我造血功能,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秭歸的扶貧開發也不再是扶貧部門的“獨奏”,而是演化成全縣幹部群眾的集體“大合唱”。  (原標題:扶貧開發從“個人獨奏”變為“多部門合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56ppbq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