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公益,愛成都”,兩年前,心懷這樣一個溫暖而美好的信念,我們的記者開啟他們的志願公益報道之路,今天他們在這裡呈現心路歷程。志願公益之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任重道遠。
  9歲小女孩的困惑,
  讓我頓悟
  成都晚報志願者全媒體中心記者 易啟明
  今年2月底的一天,我在收集貧困邊遠山區孩子們心愿的過程中,當問到孩子們長大後的夢想時,一名9歲的小女孩告訴我:她要當一個勤快的農民,種很多洋芋賣很多錢,去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小女孩也許還不太知道,她所在的村莊已經是貧困山區了……但她的這番話,卻讓我特別感動,相信隨著這些孩子的成長,愛的種子還會傳播得更遠。
  不過,當小女孩被問到掙了錢將通過什麼方式去幫助他人時,她思考了片刻,搖了搖頭。實際上,該怎麼做公益?絕不僅僅是這個9歲小女孩的困惑。
  在這兩年從事公益傳播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面對公益時,都有過這樣的疑問:為公益,我能做什麼?出力?要怎麼出?在我們周圍,總是有太多的有心有力最終卻無疾而終的事情發生。凸顯出的問題,是公益事業資源分配不均、參與流程不暢等。註意公益類別的全面性、提供最流暢的參與流程,儘力為大家提供一個方便參與的平臺,讓社會形成人人參與公益的氛圍,是我們公益媒體人仍需為之努力的。
  做公益如愛家人,
  靠相互支持
  成都晚報志願者全媒體中心記者 何亞男
  投身公益報道事業,走進社區,走到群眾中去,去發現感受最真實的公益。正因為有這種經歷,我才可以用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最有人情味、最暖心的稿件。
  從事公益報道的這兩年,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並不是公益組織和公益新聞,而是在“愛聚重陽·向金婚老人致敬”大型公益活動中,黃詩孝老人為妻子寫的一本訴說愛情的書《牽手》。黃詩孝和程玲芳的愛情故事,也許在許多人看來過於平淡,但他們卻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了不一樣的愛情傳奇——丈夫每天帶妻子出門“逛三圈”,每晚為妻子洗腳。黃詩孝老人握著老伴的手告訴我:“年輕時,她為了我受過太多苦,現在她老了,身體不好了,該換我伺候她了。”我在突然間發現,做公益就如愛家人一樣,相互幫助支持、彼此信任,社會才能和諧。
  其實,人人都是志願者,媒體的責任並不是讓每個人都參與到志願者活動中來,而是作為引導者,讓身邊的人把志願活動融入生活。
  我記錄愛心,
  也記錄感人面孔
  成都晚報志願者全媒體中心攝影記者 呂國應
  2012年,一個偶然的機遇,我以拍客志願者的身份結緣了成都志願者全媒體平臺;2013年,我以一名攝影記者身份進入成都晚報志願者全媒體中心這個大家庭。剛剛來到這裡,就發生了4·20蘆山強烈地震,全媒體平臺第一時間通過微博集結志願者、愛心企業進入震中蘆山,志願者在災區發放物資、清掃街道、在雅安醫院做義工……全媒體平臺同時在成都發起全城募捐,短短兩天,40多車急需物資被陸續送往災區……我第一次比較全面地看到了這個平臺的力量。
  在這之後,平臺的每一次大型活動,我都以一個記錄者的視角,見證志願者奉獻愛心的過程,也記錄了一張張感人的面孔。我把這些充滿正能量的圖片傳到微博朋友圈,很多朋友也因此成為了平臺的鐵桿志願者。我想,這就是我和同事們一直堅守在此並且樂此不疲的原因吧。
  感動於老志願者的“心靈雞湯”
  成都晚報志願者全媒體中心記者 謝紅
  作為從成都全媒體平臺建立開始就一起走來的公益記者,每一次活動都讓我非常珍惜。
  記得2012年9月的一次“周末不孤單·愛心伴老人”活動里,我提前瞭解到小關廟社區有個老院落,老人們很希望能有理髮師來幫他們修面、理髮。而我們的隊伍中剛好有一支老年理髮隊,他們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身手”不凡。於是,我為雙方“牽了線”。
  家住雙流籍田的王澤良,每次都是輾轉3次公交耗時4個小時,並暫停自己經營的理髮店,專門走進社區義務服務。他說:“從錶面上看,我們好像失去了一點小利益,但你幫助過的人會把你看作親人朋友而永遠記住,這比什麼都值。”76歲的範學良總是默默關註志願者動態,蹬著自行車默默來到活動中,服務完又默默地離開。他說,“志願服務,讓我可以同更多的人打成一片,這樣的日子才過得有意義。”他們的一個“值”,一句“有意義”,著實讓我感動。
  以心觀心,
  你永遠不會獨行
  成都晚報志願者全媒體中心記者 陳利
  我和同事們的工作並非是“揭露”個人的無助和社會的虛弱,志願者們的工作也不僅僅是奉獻與宏大敘事,只是如同成都晚報的報頭所題:傳遞向上向善的力量。在這個意義上,將社會的正能量形成文字,傳於讀者,於我而言,是一件榮幸的事。
  當打工的大學生為偏遠山區的兒童寄出過冬寒衣之時;當年過花甲的老人為耄耋之年的社區街坊打掃房間之時;當名家大師走進教室為小學生上課之時……憐貧恤孤、敬老扶幼、助殘幫弱,可能都是些不足道的小事,但這樣的小事越來越多,越來越不起眼,才讓我們感觸到人心的可愛和社會的溫暖。
  西域有諺雲:善良的人走過的路上開滿鮮花。我想,美麗與善意,正是從每個人內心開出的花朵。在這條路上,同道中人很多,算上我一個,你永遠不會獨行。
  做公益記者,
  讓我“蛻變”
  成都晚報志願者全媒體中心記者 楊琳皓
  當公益記者兩年半,認識了很多公益界的大腕,交了很多志願者朋友。近朱者赤,這兩年的公益傳播事業,讓我感染了諸多正能量。
  公益的範疇很廣,我所參與的公益行動也涉及到多個領域,學雷鋒行動、講文明樹新風、關愛留守兒童……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去年春夏,我六進蘆山,先送救災物資,後給災區兒童送書、送文具……這些,讓我覺得完成了一個公益記者最根本的使命。
  如今,這份普通的職業已徹底改變了我。我已從一個宅男轉變成一個極具正能量的小伙子,這是成長路上的一次蛻變,也是公益記者這份工作帶給我最實在的收穫。  (原標題:熱心公益,熱愛成都 報道善行,傳播愛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56ppbq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